当前位置:  首页> 新闻中心

每个采购人员,都是“救火队员”

农村宴席的“变味”,藏着采购的最痛 

上周回豫东老家参加堂哥的婚礼,刚坐定就发现不对——往年必有的“八大碗”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包装精美的预制菜:梅菜扣肉是真空包装的,红烧狮子头带着速冻的冰碴,甚至连酸辣土豆丝都装在保鲜盒里。 
负责采购的 Uncle 李蹲在墙角抽烟,见我问起,皱着眉叹气:“现在菜市场的菜比去年贵了3成,雇人炒菜要花2000块,预制菜虽然没那么香,但10桌才花800块,还不用担心中途断货。” 
旁边的村支书插了句:“隔壁村上周办宴席,因为菜市场没买到新鲜鱼,临时换了预制鱼,结果被亲戚说‘抠门’。可没办法啊,现在采购就像‘赌运气’,赌对了省钱,赌错了丢面子。” 

每个采购人员,都是“救火队员” 


农村宴席的采购困境,其实是所有采购从业者的缩影。 
我认识的采购经理张姐,上个月因为没预判到蔬菜涨价,导致公司食堂成本超支20%,被领导骂了整整一周; 
做制造业采购的小王,上周因为供应商突然断货,不得不连夜开车去100公里外的仓库调货,凌晨3点才到家; 
就连做电商采购的小李,也常说:“每天盯着价格走势,就像在炒股票,涨了怕买贵,跌了怕库存积压,头发都掉了一大把。” 


某招聘平台的数据显示,83%的采购人员认为“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不确定性”:原料价格波动、供应商供货延迟、需求突然增加……这些“意外”就像定时炸弹,让采购人员每天都在“救火”。 

AI来了,采购可以不再“赌运气” 


难道采购只能靠“猜”和“赌”?当然不是。 
去年,我采访了一家做预制菜的餐饮连锁企业,他们的采购总监告诉我:“我们用AI系统解决了‘猜价格’的问题。” 
原来,这家企业的AI采购系统会分析过去3年的原料价格数据、天气情况、节假日需求,甚至连竞争对手的采购策略都能抓取。今年夏天,系统预测西瓜价格会上涨18%,他们提前2个月和供应商签订了固定价格合同,比同行少花了15%的成本。 
还有一家制造企业,用AI筛选供应商,把原来的100家供应商精简到30家,供货准时率从70%提升到95%,库存积压减少了25%。 


AI不是取代采购人员,而是让采购人员更专业。就像CPPM课程里讲的“供应链风险管理”——采购的核心不是“砍价”,而是“用数据降低不确定性” 

从“救火队员”到“战略决策者” 


有人问:“AI这么厉害,采购人员会不会失业?” 
我想起CPPM课程里的一句话:“采购的价值,在于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。” 
AI能做的,是处理数据、预测趋势,但判断供应商的可靠性、谈判合同的细节、协调跨部门的需求,这些都需要人的专业能力。 
就像那家餐饮连锁企业的采购总监,他说:“AI给了我数据,但怎么和供应商谈判,怎么平衡成本和质量,还是要靠我在CPPM课程里学的‘谈判技巧’和‘供应商关系管理’。” 


AI时代,采购人员的核心竞争力,是“用专业知识驾驭工具” 
如果你想从“救火队员”变成“战略决策者”,不妨试试CPPM课程——它能帮你建立系统的采购知识体系,让你在AI时代更有竞争力。 

采购的未来,是“专业+AI”的时代 


农村宴席的预制菜,是采购困境的缩影;AI的应用,是解决困境的钥匙。 
但真正能改变采购命运的,不是AI,而是“专业的人”。 
就像Uncle 李说的:“如果我懂点采购知识,说不定能找到更便宜的新鲜菜,不用靠预制菜凑数。” 
如果你是采购人员,不妨问问自己:“我有没有系统的采购知识?我会不会用AI工具?” 
CPPM课程,就是你从“救火队员”到“战略决策者”的第一步


logo
©京ICP备2022033741号-5 香港供应链管理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