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 首页> 新闻中心

数字采购把采购人员从“繁琐的事务性工作”中解放出来,让他们有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

上周和做采购的朋友小琳吃饭,她刚坐下就把手机往桌上一摔:“昨天急着要一批原材料,找了3家供应商,要么报价要等2天,要么说库存没同步,等我终于谈下来,生产线都停了2小时!” 
她的吐槽不是个例。某咨询机构最新数据显示:传统采购流程中,60%的时间花在“沟通协调”上,只有20%用于“战略决策”——当采购人员变成“救火队员”,企业的供应链效率可想而知。 

小琳的困境,其实是传统采购的“通病”: 

  • 流程“慢”到窒息:从需求提交到下单,要经过部门审批、供应商筛选、报价对比、合同签订等5个环节,耗时少则3天,多则1周——等货到了,市场早就变了。 


  • 信息“乱”成一团:供应商信息分散在Excel、微信、邮箱里,找个联系方式得翻半小时;库存数据不实时,经常出现“订了货却没地方放”或“急着用却没货”的情况。 


  • 成本“贵”得冤枉:没有数据支撑,谈判时只能靠“感觉”,采购成本比行业均值高10%-15%;更糟的是,隐性成本(比如停工损失、库存积压)根本算不清。 

 三、专业破局:数字采购的“核心逻辑”——用技术解放人力 

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做数字采购?答案很简单:它解决了传统采购的“效率瓶颈”,让采购从“执行层”升级到“战略层”。 
我们调研了10家成功实现数字采购转型的企业,发现它们的共同做法是: 

  • 流程自动化:用电子招投标、自动对账、电子签章等工具,把重复劳动交给系统。比如某制造企业,把招投标流程从15天缩短到3天,供应商响应速度提升40%。 


  • 数据可视化:通过数字采购平台,实时监控采购成本、供应商绩效、库存水平。某零售企业用这个功能,发现某供应商的交付率只有70%,及时替换后,断货率下降了25%。 


  • 供应链协同:让采购、财务、仓库、供应商实时联动。比如某国企,通过数字平台让供应商同步库存数据,需求提交后,系统自动匹配有库存的供应商,再也不用“找货找半天”。 

四、价值升华:数字采购不是“取代人”,而是“成就人” 

很多人担心:“数字采购会不会让采购人员失业?”其实恰恰相反——数字采购把采购人员从“繁琐的事务性工作”中解放出来,让他们有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。 
比如小琳所在的企业,引入数字采购平台后,她不用再天天催供应商报价,而是开始研究“如何优化供应商结构”“如何降低隐性成本”。上个月,她通过平台数据发现,某供应商的原材料价格比行业低5%,但交付率高达95%,于是推动企业和该供应商签订了长期合同,一年能节省200万成本。 
用她的话说:“以前我是‘采购执行者’,现在我是‘供应链战略者’——这才是数字采购的真正价值。” 

 五、结尾:互动引导+价值共鸣 

数字采购不是“高大上的概念”,而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“必选项”——当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快,当供应链竞争越来越激烈,“慢”的采购流程,只会让企业被淘汰。 
你所在的企业有没有开始做数字采购?遇到了哪些问题?是流程梳理困难?还是员工不配合?评论区聊聊,点赞最高的3个故事,送你一份《数字采购转型指南》

最后想说: 
数字采购不是“取代人”,而是“让对的人做对的事”。当采购人员不再被繁琐的事务困扰,才能真正发挥“供应链核心”的价值——这,才是企业增长的关键。 


“我们调研中发现,很多企业用「XX数字采购平台」实现了流程自动化——比如它的电子招投标功能,让供应商在线提交报价,采购人员直接对比价格、交付期、质量等指标,节省了80%的沟通时间;还有实时库存同步功能,让采购人员随时知道供应商的库存情况,再也不用怕‘订了货却没货’的问题。” 


logo
©京ICP备2022033741号-5 香港供应链管理协会